对话孔子
礼敬先贤
奇山小学走进尼山书院沉浸式研学
蝉鸣盛夏,文脉传薪。作为烟台市中小学生 “社会实践大课堂”活动场所,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迎来了奇山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,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传统文化研学之旅。在这里,身着汉服的垂髫少年以 “束修六礼” 致敬师道,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触摸历史温度,让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实践中生根发芽。
镜鉴明心,汉服正仪
研学之旅始于“镜鉴堂”。孩子们怀着新奇与期待,穿上传统的汉服。宽袍大袖,交领右衽,当衣带系好的那一刻,嬉笑的小脸渐渐变得庄重。
汉服正仪
状元廊下,步履知艰
移步“状元廊”,日下的长廊,每一步都仿佛在丈量着古人求学的艰辛与执着,书孩子们聆听着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”的故事。烈本上的“不易”二字,在此刻有了真切的份量。
状元廊下
先贤堂内,对话圣贤
在“先贤堂”,孩子们仰望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。老师娓娓道来先贤的生平与智慧箴言,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,变得可亲可敬,先贤的德行光辉悄然照亮心田。
束修六礼,拜师明志
研学的高潮,无疑是庄严肃穆的拜师礼。仪式感在每一个细节中流淌:
1.净手:孩子们行至铜盆前,用清水净手。寓意净手净心,摒除杂念,以澄澈之心敬拜师道,开启智慧之门。
2.敬献束修:净手后,孩子们手捧“束修六礼”,步履恭敬地行至师者面前。他们双手高捧,深深鞠躬,将承载着敬意与求学决心的“束修”郑重献上。
3.三拜师者:孩子们面向师者,行揖礼。每一次躬身,都是对师道尊严的深刻致敬。这一刻,古老的礼仪穿越时空,在童稚的身影中得到鲜活的传承。
4.诵读明志:清澈嘹亮的童声齐诵《弟子规》,“首孝悌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...”字字句句,回荡在书院间。
证书为凭,文脉长存
礼成之后,孩子们接过研学证书。这不仅仅是一纸证明,更是这段独特文化体验的珍贵印记,标志着他们在这个夏天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启蒙。
当汉服轻轻褪下,带走的,是对圣贤智慧的仰望,是对师恩的深切感念,是对“礼”之内涵的初识,是被千年文脉悄然浸润的赤子之心。这个暑假,在尼山书院的青砖黛瓦间,奇山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,用一场穿越时空的拜师礼,遇见了历史,更遇见了尊师向学、明礼笃行的自己。文化的种子已然播下,静待未来生根发芽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